萬畝果園果農變成海珠濕地的“守望者”
“以前一個勁地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現在發現家門口就是最美的地方。”梁碧瑩如今是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下稱“海珠濕地”)的后勤人員。2017年,她放棄了一份在事業單位的工作,回到了位于家鄉土華村旁的海珠濕地。
讓梁碧瑩作出這一決定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因為兒子,她希望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另一個則是因為家鄉的變化,海珠濕地從飽受侵蝕、瀕臨“消失”的萬畝果園“蝶變”為國家濕地公園,成為位于超大城市中心、市民群眾向往的“世外桃源”。
“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同享我們的‘綠色’記憶。”梁碧瑩說。不僅是梁碧瑩,她的父親梁鴻健更早成為海珠濕地的農技人員,她的兒子也經常來到海珠濕地參加特色自然課程。當初為了生活富足走出去,現在為了綠水青山走回來,如今梁碧瑩一家人和世代依賴這片土地的土華村人一樣,在追尋小康的路上實現了一家人的“綠色夢”。
果農“洗腳上田”
“每次經過海珠濕地都會想起小時候在這里摘果子、抓鴨子的童年趣事。”作為土生土長的土華村人,梁碧瑩對于豐衣足食的最早記憶正是在海珠濕地。“只要在田里肯定不會餓。”在梁碧瑩的回憶中,土華村祖祖輩輩都以務農為生,這里也是有吃有喝又有玩的兒時樂園。
海珠濕地的前身是萬畝果園,當時土華村村民的果林、耕地就分布在如今的海珠濕地里。當時郁郁蔥蔥的萬畝果林一度被稱為廣州“南肺”,而土華村產出的石峽龍眼更是遠近聞名。
隨著廣州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務農已經不是土華村村民的唯一選擇。特別是隨著萬畝果園周邊工廠、農家樂等興起,不少村民選擇外出務工。
梁碧瑩的父親梁鴻健正是其中的一員。抱著“掙多一些錢,讓家人過得更好”的想法,1991年,梁鴻健成為位于萬畝果園附近的鎮泰玩具廠的員工,當起了工廠食堂的采購人員。“那時候廠里面有3000多人在食堂吃飯,一餐飯就得出去采購幾百斤的米。”至今,梁鴻健仍記得工廠最繁盛時,食堂人聲鼎沸的樣子。
隨著越來越多的果農“洗腳上田”,昔日被精心養護的農田、果林則日漸荒廢。“當時是否有人外出務工,看看他們家田地是否有人打理就知道了。”梁碧瑩說,他們當時就希望快點長大,早點走出去。
但在盲目追求經濟效益的過程中,海珠濕地周邊村民們也付出了生態的代價。
“當時沒有什么環保的概念,好多農家樂、燒烤場都將污水排進水涌里。”梁鴻健回憶說,不知不覺中,曾經村民散步的好去處都變成了黑臭的河涌,“大家走過都要捂著鼻子”。
隨著萬畝果園慢慢被城市發展“蠶食”,農家樂、燒烤場等經濟形態快速興起帶來了污染,空氣、水質、土壤的變化影響了果樹生長,一度讓高新企業敬而遠之,經濟發展難以為繼。
保衛綠色家園
當時的萬畝果園甚至一度瀕臨消失的困境,直到2012年國務院批準采用“只征不轉”政策徹底保護海珠濕地,打破了城市“保肺”與農民“保胃”的桎梏。
所謂“只征不轉”,即由政府將濕地內的萬畝果園集體土地征收為國有土地,通過立法確保其土地用途和土地現狀不變,繼續保留其農用地性質,并作為永久性生態用地保護起來,禁止在保護區內開展任何商業開發建設活動;濕地所在的村社可得到10%的留用地,用于發展集體經濟,滿足群眾的長遠利益需求。
萬畝果園升級為國家濕地公園,最緊急的是實現生態恢復,這不僅需要專家學者,也需要大量懂農技的工作人員。于是,“洗腳上田”的果農又回到海珠濕地,但角色從果農逐步晉升為農業技術人員。
梁鴻健工作了10多年的玩具廠2009年外遷后,他也回到既熟悉又陌生的海珠濕地,參與到生態保護的工作中。“我們從小到大都在這里長大,對于每一寸土地都非常熟悉。”梁鴻健甚至還報考了相關技術證書,成為專業的農業技術人員。
多方合力下,通過多年的修復果園系統、恢復水網生態等,海珠濕地形成了具有嶺南水鄉和生態循環特點的典型垛基果林濕地生態系統。煥然新生的海珠濕地更獲得2016年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成為廣州第一個城市園林綠化及城市生態修復獲獎項目。
“現在龍眼都不需要打藥了,因為生態平衡幾乎沒什么蟲害。”梁鴻健說,不僅曾經的綠水青山都回來了,海珠濕地還給村民提供了“家門口”的工作機會,村民們都非常高興。
市中心的“世外桃源”
“兒子現在對海珠濕地也是非常熟悉。”梁碧瑩說,7歲的兒子對海珠濕地的動植物興趣濃厚,除了周末孩子過來找她或者外公玩,她也盡可能地為孩子報名海珠濕地推出的課程和活動。在班里,他還會拿出海珠濕地的手冊向其他同學講述他的所見所聞,“他特別以海珠濕地為豪。”
更讓梁碧瑩開心的是,不僅他的兒子愛上了海珠濕地,和她小時候一樣在自然中長大,隨著海珠濕地的名聲越來越響亮,海珠濕地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市民的“后花園”,越來越多孩子都可以享有一個綠色童年。
海珠濕地的一大特征是“城央濕地”,處在廣州中心城區的核心區,是在權衡超過萬億土地商業開發價值和生態保護之后,最終保留下的廣州“綠心”。海珠濕地強調的不是無人類踏入、只有野生動植物的“凈土”,而是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樂土”,在強調生態保護的同時,也具備游覽、教育等功能。
2015年,海珠濕地自然學校成立,是由政府主導、全社會參與的開放式自然教育平臺,旨在建立人與自然溝通的橋梁,讓濕地成為保護之地、教育之所、陶冶之園。近年來,海珠濕地自然學校通過開發系列面向中小學和高校的特色自然課程和戶外知識競賽活動,成為青少年了解自然的平臺。
“現在,我會很自豪地向市民、游客介紹海珠濕地。”梁碧瑩表示,她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在海珠濕地內巡查,還時不時會很驕傲地和同事分享“那棵樹是我父親當年種的,和我一起長大”。
一流的生態環境更是吸引了一流的產業,毗鄰海珠濕地的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琶洲核心片區如今已吸引了騰訊、阿里巴巴等領軍企業,生態效益帶動了經濟效應、社會效益。梁碧瑩相信,隨著海珠濕地走上更廣闊的舞臺,未來將成為更多人的綠色記憶。
圖片
精彩推送
- 萬畝果園果農變成海珠濕地的“守望者”
- 佛山南海:動能又升級 “兩高四新”產業崛起
- 兼具品質與營養,蓓諾臻羊奶粉為寶寶更好成長賦能
- 鄭州市政協委員鄭淑參加社區防疫工作
- 上半年營收99.74億元,許清流正式出任恒安行政總裁
- 聚焦主業 化險融通 穩健前行 陜西金資五年交出亮眼答卷
- 暗夜高光,鋒芒涌動 捷達VS7黑鋒版正式上市
- 新日電動車以超燃智慧力,突破傳統智能“結界”
- 新能源車換電共享五階段漸進落實
- 中亦科技8月18日IPO迎考 多家客戶扮雙角引質疑
- 并購遭問詢 未來股份熱衷于醫療
- 2021年公募半年報披露序幕正式拉開 誰的“身價”漲了
- 和合期貨:強監管時代厘清金融機構底層發展邏輯
- 新鮮用料做背書,冰雪時光力押鮮果賽道
- 首批直接從物流基地內出口監管倉庫貨物坐上中歐班列
- 粵首筆光伏發電行業可再生能源補貼確權貸款落地
- 黃埔海關助力企業拓展國外市場 東莞中華鱉出口
- 前7月黃埔海關落實市場化采購排除政策 減征關稅超26億元
- 佛山南海有軌電車1號線首通段正式開通運營(可載客)
- 珠海“促進就業十條”:港澳青年創業最高可申請500萬元貸款
- 大灣區企業對高學歷人才的需求呈上升趨勢
- 潮州:新增1400多個停車位 有效緩解停車難題
- 跨境銷售風險應未雨綢繆 如何訂立國際經銷合同?
- 一鍵了解景區!山西省智慧文旅平臺上線
- 鱧魚返利網優惠券商城重磅上線 購物省錢一觸即發
- 山西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2.14萬人 珞巴族、烏孜別克族和獨龍族最少
- 合肥經開區:“新基建”加快布局 工業互聯網蓬勃發展
- 內蒙古商務廳圍繞分管領域 認真分析研究制約發展的瓶頸
- 青海省貿促會把握“機遇” 促進開放型經濟發展
- 云南省商務廳堅持“商務為民”理念 服務商務領域市場主體發展
- 貴州:聚焦重點招商活動 安排部署聯合招商工作
- 江蘇漣水縣2021年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
- 重慶:十四五力爭軟件從業人員超50萬人 軟件產業產值突破5000億元
- 2021智博會將在在重慶舉辦 工業互聯網主題“搶鏡”
- 輝瑞與輝凌就前列腺癌創新藥注射用醋酸地加瑞克達成戰略合作
- 在RCEP與CPTPP協定為中國服務業開放提供具體指引
- 構建消費新高地 國際商都建設大提速
- 上半年消費投訴熱點出爐 中消協“避坑指南”請收好
- 鮮燉燕窩領域的又一團體標準來了
- 進博會:推動全球商品和服務對接的橋梁
- 證監會新批準了12家合格QFII資格 打造成熟開放金融市場
- 今年前7個月中國實際吸收外資規模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 境外經貿合作區數字化發展路徑圖發布
- 以“種草”“親測”“拔草”等促消費 平臺當自律
- 江津:打造內陸開放前沿 創新發展專業市場
- 部分國家禁止月餅入境 郵寄月餅規則了解下
- 天津市首家市域社會治理實踐中心亮相北辰區
- 天津市首個國家文化出口基地誕生于生態城
- 寧河區為農村殘疾人開展辣椒炭疽病病害防治培訓
- 大象奔奔潮牌文創:一件T恤穿出生活態度
- 兩家龍頭企業的強勢進駐天津經開區
- 中國代表團437人將參加第16屆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
- 廣東:中小學教師不得到校外培訓機構兼職
- 南昌開通“商轉公”組合貸減輕職工籌資壓力
- 上半年南昌高新區3家新型研發機構完成注冊登記工作
- 江西省金融機構探索創新碳排放權配額、林業碳匯并取得突破
- 七月贛州市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下跌0.3%同比上漲1.2%
- 死蛙發出臭味、蚊蟲滋生 修水縣一牛蛙養殖企業遭村民投訴
- 科羅拉多河首次缺水 美西部西部99%的地區出現旱情
- 丹東市“辦不成事”這一特殊服務窗口獲群眾點贊
- 超級計算機對圓周率π計算刷新了世界紀錄
- 高速交警雨夜周旋3個小時助馬匹失主“套馬”和重新裝車
- 天津航空升級防疫舉措力度 在落地前50分鐘完成全體旅客測溫
- 鐵路部門提示:所有進(返)京旅客100%測溫、查驗健康碼
- 九十三度老白茶 | 白茶能減肥嗎?什么時候喝白茶減肥效果最好?
- 西青綠色廊道正式建成亮相 為京津冀再添“城市綠肺”
- 小程序助推大生意,冰雪時光著力打造數字化運營場景
- 首次生活場景雙App聯合營銷,招行“冰爽一夏” 超多福利帶你嗨
- 共擔風雨 人民至上 | 抗擊疫情,華僑城北方集團在行動
- 箭牌家居聯合一兜糖APP,洞察定制家居行業發展趨向
- 南寧市公開出讓一宗商住地 總起價2.59億
- 臺州天臺縣6.52億元公開出讓1宗商住地 溢價率8.67%
- 秦皇島昌黎縣約30.49公頃國有土地使用權掛牌出讓
- 大連瓦房店祝豐村2.25億掛牌出讓一宅地
- 雅生活上半年營收62.47億元同比增長56.1%
- 濟南集中供地出讓時間延至8月30日 出讓住宅用地最高限價均有所調整
- 蘇州第二次集中土拍報名時間調整為2021年9月6日
- 中海物業上半年經營溢利為港幣5.45億元同比上升39.1%
- 許家印卸任!恒大地產集團更換董事長、總經理以及法人代表
- 廣州珠江實業集團擬發行15億元期限3年的中期票據
- 黑龍江提早做好自然災害防控 確保今年糧食產量達到1508.2億斤以上
- 南京溧水區突出亮點 持續打造“食安溧水”特色品牌
- 敦化開展名優特食品加工小作坊工作 打造特色食品加工小作坊
- 蕪湖:全力打造“食安安徽”品牌整體形象
- 天津市將于8月26日舉辦首屆廚藝創新大賽
- 江西:2025年實現“城鄉每萬名居民擁有3.2名合格的全科醫生”目標
- 哈爾濱市將實施三年行動計劃 推動開發區高質量發展
- 安徽省深入實施集體經濟強村建設“百千萬”工程 集體經濟強村達到889個
- 箭牌家居定制:不一般的防潮黑科技,助力家居生活新體驗
- 清遠前建“水路空天”交通監管模式 7月船舶貨物吞吐量提升近四成
- 百日內新增3家上市公司 A股“江門板塊”擴容至15家
- 惠州發布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 今年10月1日起施行
- 縣城開大店生意火爆,老板猛開7家冰雪時光
- 14.4萬元的限時搬遷獎勵!惠州新版土地征拆補償標準出爐
- 河西區市容服務中心19個老舊社區進行了太陽能路燈補建
- 2022年世界排球聯賽將進行改革 16支隊伍前期進行15場循環賽
- 天津市第十一屆‘戲曲進萬家’公益活動在河東區開幕
- 佛山南海初步形成了城鄉統一、國集互補的建設用地市場
- 中國海鮮之都湛江:探魚器助力掌握魚群的狀況
- 梅州主動融入“兩個合作區”建設 打造大灣區最美后花園
金融
財經
要聞
公司
綠田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綠田機械)將于2021年3月18日首發上會。綠田機械擬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本次公開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2200萬股,占發
詳細>>11月6日,國際數據公司(IDC)手機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8480萬臺,同比下滑14 3%。出貨量前五的品牌分
詳細>>突如其來的疫情黑天鵝,讓中國零售行業整體遇冷,增長一度陷入停滯。對于業務模式主要面向線下門店的內衣企業來說,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
詳細>>2020年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已結束,然而,神州數碼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并不理想,營收凈利雙雙下滑。并且近日公司發布公告稱,10大董事、高管擬
詳細>>8月28日,兌吧發布了2020年中期業績。盡管受疫情及宏觀經濟影響,其廣告收入有所下滑同時導致經調整凈利潤亦由盈轉虧,但是其SaaS業務表現
詳細>>27日晚間,申通快遞發布2020年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2 58億元,同比下降6 2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067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