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部學前教育法明年實施 將帶來這些新調整、新變化
11月8日,備受關注的《學前教育法》正式通過,并將于明年6月1日開始實施。這是我國首次針對3到6歲孩子的學前教育進行立法。
這部法律涉及學前兒童的健康發展、師資隊伍的嚴格規范、幼兒園的建設管理等多方面。雖然是針對特定領域的立法,但相關討論已經擴展到了全社會。
此次立法將帶來哪些新調整、新變化?
家住重慶開州竹溪鎮荷花社區的綦思佳,是龍鳳胎之一,今年5歲,患有先天性殘疾。現在依靠著腿部的假肢來行走,手部的殘疾也十分明顯。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務工,奶奶擔負起了照顧孩子的重任。
隨著綦思佳長大,也到了該上幼兒園的年級,想送到特殊教育學校,距離遠、難實現。家附近雖然有幼兒園,但是對于孩子的情況又怕不收,綦思佳的家長嘗試跟幼兒園溝通,意外被告知,孩子可以被接收,綦思佳也因此發生了變化,展現出了開朗的一面。
綦思佳去的這家幼兒園屬于鄉鎮公辦一級普惠性幼兒園,目前在園幼兒有182人。因為她的到來,幼兒園也相應進行了調整。
重慶市開州區竹溪中心幼兒園教師 吳春燕:剛開始的時候,思佳小朋友她是獨自一個人玩耍。為了讓她找到更多的自信,從游戲當中去引發其他孩子和她共同游戲。久而久之,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逐步找到了自己在班級中的角色定位,有了很多的好朋友,思佳小朋友現在非常自信,而且很陽光、開朗、活潑。
幼兒園接收綦思佳后,對于類似情況的小朋友,加強日常健康觀察與護理,注重心理保健與情感支持。對即將實施的《學前教育法》中所提到的,普惠性幼兒園應當接收能夠適應幼兒園生活的殘疾兒童入園,并為其提供幫助和便利,竹溪中心幼兒園進行了總結。
重慶市開州區竹溪中心幼兒園園長 張蔓芹:下一步,我們也將繼續完善幼兒園殘疾兒童關懷服務機制,做到環境創設無障礙、學習活動全融合,讓每個孩子享受公平而優質的學前教育。
為了惠及更多兒童,此次頒布的《學前教育法》提出: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區域內殘疾兒童的數量、分布狀況和殘疾類別,統籌實施多種形式的學前特殊教育。
推進融合教育,推動特殊教育學校和有條件的兒童福利機構、殘疾兒童康復機構增設學前部或者附設幼兒園。
11月14日,四川省成都市新鐵沙灣幼兒園和當地公益服務中心,對第二天將要開啟的聽障兒童進幼兒園的融合活動進行準備。
此次來參加活動的是8名聽障兒童,8名孩子的家長也來參加,想借此機會了解孩子能否適應幼兒園。
相較于其他公立幼兒園,新鐵沙灣幼兒園是由央企創辦、而后與地方共辦的公立幼兒園,背靠企業和地方,充足資金支持讓這所幼兒園可以對于新政策快速反應。
對于此次《學前教育法》提出的,在支持保障方面,法律明確招收特殊兒童的幼兒園應配備必要的康復設備和專業人員,或者與其他特殊教育機構、康復機構合作。新沙幼兒園也將要進行新的嘗試,通過與專業機構的支持對師資和硬件進行適配調整。
城市地區的學前教育相對于農村地區可利用條件多、優勢多。《學前教育法》針對農村地區提出,合理配置資源,縮小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學前教育發展差距,為適齡兒童接受學前教育提供條件和支持。
貴州省福泉市教育局教育科工作員 石琳娜: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95.65%,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100%,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達72.26%。
盡管入園率持續上升,但農村地區在培養方法和教育質量方面仍有差距。
城市兒童廣泛接觸的繪本,在農村地區卻鮮有問津。繪本閱讀作為一種早期心理干預手段,對留守兒童的情感培養、理解力提升、認同形成和反思能力提升有很大幫助。近年來,包括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在內的多個公益組織開始向偏遠地區捐贈繪本。由于財政預算的固定性,公益捐贈成為滿足這些需求的重要途徑之一。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學前教育系副教授 劉麗偉:我們國家在《學前教育法》當中,其實也明確了資金的投入情況,這對于幼兒園的發展至關重要。一些農村地區或者是發展比較薄弱的地區,有一些財政傾斜,達到全面普及普惠和教育公平,是我們學前教育重要的核心目標。
此次立法為幼兒園教職工設立專門章節
將帶來哪些改變?
長期以來,幼兒園教師存在著壓力大、流動性大等問題。此次立法為幼兒園教職工設立了專門的章節,并指出,全社會應當尊重幼兒園教師。這會帶來哪些改變?
11月10日,安徽六安通報了一起發生在當地幼兒園里的虐童事件。雖然,公安機關已經依法對體罰學生的老師采取強制措施,并對現場沒有勸阻的2名保教人員進行了處理。但每當社會上的幼兒園里發生類似傷害孩子的事件,都會讓家長感到不安和焦慮,也會讓幼兒園在下一次招聘人員時神經緊繃。
合肥市明光幼教集團保利熙悅府幼兒園園長 項紅瓊:在招聘老師的時候,都會很謹慎和每一位老師溝通很長一段時間。很擔心會招來以后,應聘者有一些我們沒有關注的點,但是這些行為卻傷害到了我們的孩子。
目前,項紅瓊所在這家幼兒園招有300個孩子,除了6名由教育部門統一招考具有編制的老師外,其余各個保障孩子日常安全、飲食的工作人員還有33名。他們都是幼兒園通過社會招聘而來。時至本周,不久前新入職的保育員已經進班,開始配合老師照看孩子的日常。
因為要跟隨家人來到合肥生活,楊敏辭去了之前在外地的保育員工作。坦言喜歡孩子,在看到招聘信息后,主動聯系上了這份相同的工作。在經過幼兒園幾輪面試、資格審查后,已經入職3周。
合肥市明光幼教集團保利熙悅府幼兒園保育員 楊敏:考核需要我們有愛心,就是能夠有信心,能夠把孩子給看好,也試了2天,主要是面試,看你干活能力。
合肥市明光幼教集團保利熙悅府幼兒園園長 項紅瓊:聘用自聘人員,需要他們提供無犯罪證明,也會客觀地把這個教職工的在園的表現,與其前任領導進行溝通對比。一般情況下都會給老師試用幾天,進行全面的觀察,才會確定是否留用。
相較于公辦幼兒園,民辦幼兒園和教培機構面臨的教師流動性大,人員來源也相較復雜。正如此次通過的《學前教育法》明確提出從事學前教育人員的資質要求,規定了幼兒園教師、園長、保育員等應當具備的條件。
發現其具有虐待、性侵害、暴力傷害等行為記錄,或者有酗酒、嚴重違反師德師風行為等其他可能危害兒童身心安全情形的,一律不得聘任聘用。
專家認為,在強化備案管理和背景審核外,也要著力對老師進行入職后持續性的培養和監督。
此外,《學前教育法》明確,幼兒園教師在職稱評定、崗位聘任等方面享有與中小學教師同等的待遇,要為其打通其上升空間。與此同時,定期對幼兒園教師開展各種形式的培訓,關心他們的心理狀態,也很必要。
積極扶持和規范社會力量
舉辦民辦普惠幼兒園
學前教育的辦學主體,除了公辦幼兒園,還有不少是民辦普惠幼兒園。這些幼兒園收費低、離家近,同樣為片區內的學前教育貢獻著力量。
但比起公辦幼兒園,民辦普惠幼兒園在經費和保障上,存在一定的劣勢。此次立法就強調,各級政府應積極扶持和規范社會力量舉辦民辦普惠幼兒園。這又會給過去相對薄弱的民辦普惠幼兒園,帶來哪些幫助?
一所位于廣州老城區的民辦普惠幼兒園,從1986年創辦時算起,已經有38年歷史,服務了一批又一批孩子。
園長梁艷清希望辦一所“家門口的好學校”,就近服務周邊街坊。但過去,公辦幼兒園由于財政投入較多,成了居民們的優先選擇。這所民辦普惠幼兒園,為了爭取周邊居民支持,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廣州市越秀區兒福會幼兒園園長 梁艷清:放學五點半以后,我們有些雙職工的家庭,他們可能下班很晚了,甚至有些小朋友七點鐘才來接,孩子就可以在幼兒園吃完晚飯再走,這樣子就是比較靈活,幫家長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
憑借著完善的服務和親民的價格,該幼兒園還是能吸引不少生源。但隨著近年來生育率下降,幼兒園生源也在減少。其中,民辦普惠幼兒園的壓力更為明顯,生源少了,就意味著收到的學費也少了。
教育部數據顯示,去年,全國幼兒園減少了近1.5萬所。在生源總量減少的背景下,如何提升幼兒園的辦學質量,讓居民家門口的學校更加優質,就成了關注的焦點。
此次《學前教育法》提出,需要合理配置資源、縮小差距,構建優質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當地教育局意識到,想要讓轄區內的幼兒園提升質量,關鍵要把過去的短板補齊,于是,從2012年開始,就加大了對民辦普惠幼兒園的補貼力度。
在眾多學前教育投入中,生均經費是一項關鍵投入,它是指平均每個孩子所能獲得的經費支持。由于3到6歲生源在減少,倘若生均經費維持不變,學前教育所得到的經費總投入將會減少,這將制約學前教育的整體發展。
教育部數據顯示,去年,我國學前教育生均經費的增幅達到了8.8%,增速高于其他學段。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學前教育系副教授 劉麗偉:要從兒童的角度來思考,我們不能單純地去想所謂的盈利或者價值。如果確實從投資的角度來思考的話,國際上已經有大量的研究證明了,同樣投入一元錢,學前教育回報率是更高的。從這個角度來說,國家也不會放棄投入,而是加大或者持續投入。
此次《學前教育法》肯定了民辦普惠幼兒園發揮的作用,專家看來,未來在對幼兒園的經費投入上,將更多用是否普惠、是否優質來衡量,而非用辦學主體是公辦還是民辦來衡量。
為了保障學前教育投入的穩定和公平,《學前教育法》中設立了投入保障、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章節,把支持學前教育的有關舉措,用法律的方式進行了固化。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學前教育系副教授 劉麗偉:說明我們國家對于學期教育財政投入的重視。之前有相關政策法規的發布。那些是比較軟性的要求。法律就是個硬要求了,等于是有一條紅線。把落實撥款的條例寫進法條,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
精彩推送
- 我國首部學前教育法明年實施 將帶來這些新調整、新變化
- 公眾責任險的核心原則
- 以新質生產力筑牢根基,佳禾食品繪就高質量發展新藍圖
- 小恒數科:洞察AI人工智能技術的新風向
- 舞韻悠長映華章:第十四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評獎圓滿舉行
- 2024第二屆中國海洋裝備博覽會15日在榕盛大開幕
- 海外各大知名媒體刊載,世界私密看中國,中國私密看添潤
- 天貓養車:為汽修連鎖店注入智能化新動力
- TIRAIN添潤:登上美國、歐洲、北美等400多家媒體,推動全球私密產業健康發展
- 種草,有口皆碑——2024小紅書汽車行業峰會圓滿落幕
- 小恒數科:AI科技驅動的創新浪潮
- 拉美青年在中國:愛吃中國辣椒醬 想來中國做生意
- 紀錄片《天下第一團》開播 聚焦大同耍孩兒劇
- 提升口岸通關能力,促進貿易便利化
- 近千萬貨車司機網絡平臺找貨源
- 南音繞海峽 閩臺非遺共傳承
- 沈陽:借助“進博會”平臺精準招商 擴大投資“朋友圈”
- 江西彭澤:野生梅花鹿母子親密互動
- 兩千多年前的漢代老人如何頤養天年?
- 浙江文旅推介會在紐約舉行
- 車企爭相布局,電動摩托車會是通勤新主力嗎?
- 聯合國官員:冀更多中國供應商參與聯合國采購
- 遼寧省深化與拉美地區經貿往來助遼企“走出去”
- 騰訊股東南非納斯帕斯集團投資印度食品配送平臺獲利
- 民族舞劇《二十四時舞》長沙展演 演繹30余項苗族非遺
- 海洋鹽度探測衛星成功發射
- 中亞“伙伴”暢談對川合作:期望開通直航拉近距離
- 港澳青少年點贊第十五屆中國航展:非常震撼
- 國際銳評|亞太一路走來,“合”才是主流
- 全球南方青年領軍者圓桌會召開 聚焦“共筑全球南方現代化”
- “關外巨剎”慈云寺,何以見證多民族文化交響?
- 新疆“爆改”沙漠 光伏板整齊鋪起“草方格地毯”
- “沙里掘金” 片片沙地變身產業聚集“聚寶盆”
- 魚肥蝦美蟹滿黃 新疆沙漠“海鮮”上新了
- 天津城市國際化專家咨詢委員會成立
- 覽色彩之絢 品文化之味
- 用法治更好守護市場公平
- 前三季度規上輕工企業實現利潤超萬億元
- 尺素金聲丨進博會三個數字背后的“和合共生”之道
- 提升口岸通關能力,促進貿易便利化
- 中國極地考察40周年極地知識進校園湖南站活動舉行
- 甘肅、遼寧等地災后恢復重建有序進行 確保群眾溫暖過冬
- 300多項科技創新成果將亮相2024廣東省科普創新展
- “自動擋”新農機為豐收添動力
- 浙江多措并舉 助力民營企業外貿發展
- 海纜+陸纜“接力跑” 我國首個百萬千瓦級海上光伏項目并網
- 廣西:三產融合“潤澤”鄉村沃土 讓農民腰包越來越鼓
- 道中華丨打卡滇越鐵路 莫忘鋪路修路補路人
- 免費寬帶升級?警惕免費上門安裝的“黑盒子”
- 海洋鹽度探測衛星成功發射
- 住房交易稅收新政出臺 專家:更好適應居民對改善性住房的需求
- 買房還沒交契稅能享受嗎?賣房也有紅利?專家解讀房地產稅收新政
- “中巴青年故事會”:云端展“看中國”萬千氣象
- 白鷺蹁躚新疆鐵門關市黃水渠濕地
- 國家鐵路局:10月全國鐵路旅客發送量同比增長6.0%
- 1月至10月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351億元 同比增長10.9%
- 湖北?環大別山多彩旅游路自行車聯賽(羅田站)11月17日發車
- 電子勞動合同儲存期限是多久?一圖看懂
- 陶寺遺址博物館開館 破解中華文明“密碼”
- 新疆尉犁縣:初冬羅布湖星空璀璨
- 新疆過油肉拌面:筋道爽滑 香辣可口
- 廣西梧州:騎樓城修舊如舊 再現往日風華
- 在拉美最古老的唐人街尋味中國
- 創新科研成果落地,金領冠愛倍悠營養劑重磅上市
- 通絡藥物科研成果榮獲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
- “碳”路先行|生態靈山島:建設“負碳海島”守護綠水青山
- 探訪金庸祖籍地:婺源浙源鄉的千年古村慢時光
- 促進農業林業交流 國臺辦介紹近期兩岸交流活動
- 空中客車直升機中國位于橫琴的新總部開業
- 秦腔現代劇《生命的綠洲》在蘭州上演:述說毛烏素沙漠生態奇跡
- 情牽兩岸滇臺同行 臺灣網絡新媒體人“尋寶”云南
- 天舟八號船箭組合體轉運至發射區 將于近日擇機發射
- 《最憶船政》:多維體驗劇演繹百年傳奇
- “萬千氣象看福建·唱響海上牧歌”網絡主題活動在福州啟動
- 小恒數科:AI科技智能時代的發展趨勢
- 打通國內國際物流大通道 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新模式創新發展
- 西部陸海新通道法商融合發展論壇在重慶舉行
- 做好民生一件事 | 跨界創新“+養老” 守護幸福“夕陽紅”
- 如何積極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專家學者這樣說
- 一線調研丨枯木也能長新芽?為胡楊林“解渴”他們有妙招
- 高質量發展看中國丨黑龍江:破解讓“冷資源”持續“發熱”的行動密碼
- 抓改革需要有歷史眼光
- 從田間到“指尖” 鄉村快遞的提速有了新秘訣
- 長三角外貿優勢持續鞏固 高端制造與民營經濟齊發力
- 我國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加速落地
- 百年京張 見證鐵路發展國力飛躍
- 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中新網
- 成一事莫留多憾
- “人從眾”模式開啟!中國航展開幕首日兵器館人氣爆棚
- CBA俱樂部杯賽青島賽區開賽 北京北汽收獲開門紅
- 新疆鐵路客發量首次突破4500萬人次
- 并網發電!西藏阿里地區“多功能充電寶”又+1
- 秘魯學者談APEC:中國是全球經濟體系中的關鍵角色
- 進博會上的華商——助力海外產品與中國市場更快更好“相遇”(僑界關注)
- 預防維生素缺乏的好辦法,就藏在一日三餐里 | 吃出健康來
- 部分1分起投 理財產品申購門檻調整
- 金價下跌 金飾跟降
- 加強國際合作 應對氣候變化
- “粵海圖強”兩岸新媒體灣區行在珠海啟動
- 11月13日央行開展233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