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節氣過日子:氣寒霜凝 霜降節氣看哪里凜冬將至寒意濃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跟著節氣過日子。今天(10月23日)進入秋天的最后一個節氣——霜降,意味著暮秋已至、新冬欲來。此時,冷空氣頻繁,氣溫起伏加劇,進入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時段。人們常通過吃柿子、拔蘿卜、登高、賞菊、進補等習俗,來適應季節變化。中國天氣網特別推出霜降風俗圖鑒和霜降全國天氣地圖,看看這個節氣怎么過。
霜降這樣過:賞菊食柿拔蘿卜 適應秋冬變化
“霜降水返壑,風落木歸山。”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這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也是秋季向冬季過渡的節氣。常年此時,金風瑟瑟、衰草疏疏,氣溫驟降、溫差拉大,秋意正在逐漸淡去,冬季即將登場。人們常通過吃柿子、拔蘿卜、登高、賞菊、進補等習俗,來適應季節變化。
民間有霜降時節吃柿子的習俗,此時,柿子個大、皮薄、汁甜,正是食用的最佳時期。霜降吃柿子,不僅是時令食物嘗鮮,也有“好柿成霜”的美好寓意。
登高、賞菊也是霜降時節的重要習俗。霜降期間,山林間空氣新鮮,大氣中的浮塵和污染物較少,楓樹、黃櫨樹等樹木也開始變色,十分適宜登高遠眺、賞紅葉美景;霜降時節也是秋菊盛開的時候,菊被古人視為“候時之草”,被認為是“延壽客”、不老草,是生命力的象征,我國很多地方會在此時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喜愛和崇敬。
霜降時節,天氣漸冷,不少地方都有“貼秋膘”的習俗,進補的食物十分豐富多樣。相對來說,北方人愛吃牛羊肉,人們認為牛肉、羊肉的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適宜這個季節滋補;而南方人,尤其是閩南一帶,則喜歡吃鴨子進補;此外,北京、自貢等地也有吃“迎霜兔”的習俗。
我國山東、山西一帶還有霜降時節拔蘿卜的習俗,這是因為霜降后晝夜間溫差更大了,成熟后露地蘿卜如果不及時搶收,就會出現凍皮的狀況,影響蘿卜的品質和收成。
霜降看天氣:北方凜冬漸至 南方溫差拉大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葉秋。”常年霜降節氣期間,影響我國的冷空氣越來越頻繁,多地天氣由涼轉寒,晝夜溫差增大。隨著氣溫走低,冬季的地盤也開始擴張,內蒙古、東北大部、山西、河北北部等地往往在霜降時節步入冬季,秋天最前沿會抵達江南南部地區。
從中國天氣網推出的常年霜降節氣全國天氣地圖可以看出,霜降期間,西北、東北多寒潮過程,部分地區已呈現出一派“寒風落葉”的初冬景象,尤其是黑龍江、吉林、新疆北部一帶還需警惕強風雪天氣,有計劃前往當地的小伙伴,不要小覷初冬時節寒潮的威力,要做好防凍保暖工作。同時,華北、黃淮一帶時有霧擾,能見度不佳,公眾盡量減少在霧和霾高發時段外出,如果開車出行,注意控制車距。
常年霜降節氣期間,北方大部已見初霜凍,霜凍線可抵達黃淮以南,河北東南部、山東、河南等地在此時節可能出現初霜凍天氣,當地農民朋友可以關注預警預報信息,在霜凍前采取澆水、煙熏、覆蓋或噴灑化學藥劑的辦法來延緩田間溫度下降,從而達到防凍目的。
而四川、重慶、云南、貴州、甘肅、寧夏、陜西、山西等地此時晝夜溫差較大,可能體驗“一日兩季”,穿越感十足,當地小伙伴們可以嘗試“洋蔥式”穿衣法,多層搭配、便于穿脫,隨時根據氣溫增減衣物。
江南、華南一帶的氣溫起伏也較大,偶爾會出現“斷崖式“降溫,這時候不要著急穿過厚的衣服,適當“秋凍”,讓身體慢慢適應天氣變化。霜降時節的天氣也越來越干燥,小伙伴們還可以適當多食用一些潤燥的食物,如梨、柚子、柑橘、冬瓜、銀耳、蓮藕等。
“天上繁霜降,人間秋色深。”隨著霜降的到來,草木開始泛黃、落葉,但秋色也美到了極致。讓我們抓住秋天的尾巴,享受美好秋日時光。(策劃/張慧 設計/劉紅欣 數據支持/霍云怡 審核/劉紅欣 陳萌 劉文靜 余曉芬)
精彩推送
- 跟著節氣過日子:氣寒霜凝 霜降節氣看哪里凜冬將至寒意濃
- 云南楚雄發布彝醫藥成果 促進民族醫藥可持續發展
- 探討人的成長與時代變遷 王十月長篇小說《不舍晝夜》首發
- 廣西“00后”女孩追“蜂”人 守護鄉村甜蜜事業
- 田間稻谷黃 小麥播種忙 “柚”迎豐收季 希望的田野好“豐”光
- “AI+”賦能高質量就業 大數據、人工智能助力供需雙方精準對接
- 三季度廣州市服裝鞋帽類、電信服務投訴量超萬件
- 昔日“城中村”變身江南“新天地”
- 今年前三季度安徽汽車出口量居全國第一
- 北方多地適時提前啟動供暖工作 保障群眾溫暖過冬
- 千年石窟 匠心傳承丨瓜州榆林窟:萬佛峽里的璀璨藝術
- 航拍西江“黃金水道”廣西梧州段航運忙
- “黨的政策好,我們的幸福長”
- 青海集中開工9個交通重點項目 總投資320億元
- 安徽肥東公安助力失散64年親人實現團圓夢
- 中信資本宣布加碼麥當勞中國
- 安徽黟縣:秋意漸濃美鄉村
- 何以中國 | 給世界來一點新疆棉花科技感震撼
- 近280件希臘文物將在中國展現“美的多元”
- “弘揚嘉庚精神 共圓民族復興之夢”座談會在廈門舉行
- 世界客屬第三十屆情系客家母親河汀江活動在福建長汀舉行
- 2024海峽(閩臺)藝術交流展開幕
- 渝鄂共建世界級旅游名片 推動長江三峽“出峽進海”
- 金融界“奧運會”在北京開幕 首次落地中國內地城市
- 貴州貴定:油茶豐收
- 新疆:塔里木胡楊林迎觀賞季
- 三亞市日本企業孵化中心揭牌成立
- 佛山國際陸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正式啟用
- 第三屆海峽兩岸農業文化交流活動在長沙開幕
- 2024年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活動將由上海、威海雙城聯辦
- 天津貨運航空開通“鄭州=太原=阿拉木圖”航線
- 第三輪第三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全部實現督察進駐
- 江西廬山西海打造匹克球賽事IP 擦亮體育旅游“金字招牌”
- 中興U30 Air系列5G隨身WiFi推出三款新品 帶來全場景無憂上網體驗
- 一加攜手高通舉辦一加 13 性能解讀特別活動,首發多項獨家性能黑科技
- “觸摸歷史 閱見世界”殘健融合活動在漢景帝陽陵博物院舉行
- 扎根大地矢志一流 南京農業大學啟用濱江校區慶華誕
- 2024年世界泳聯游泳世界杯(上海站):中國香港選手何詩蓓奪得女子100米自由泳冠軍
- 2024中國(嵊州)小吃文化節舉行 促小吃產業發展
- 《北京三山五園古舊地圖集》閱讀分享會舉辦
- 教育公益30載 中國平安攜手青基會走進湖南桂東縣開展"平安支教"公益活動
- 中新健康|來自雪山之巔的表白
- 舞劇《海的一半》在京首演 再現嘉庚興學救國夢
- 遼寧大連:身高不足1.2米 不認輸的“00后”大學生逆襲保研
- 中歐國際鄉村音樂會安徽屯溪舉行
- 科技創新為金磚合作添“成色”
- 在海南東坡主題圖書館“看見”蘇東坡
- 南京農業大學師生唱響“草坪音樂會”迎校慶
- 新潮演繹劉三姐“圈粉”時下年輕人
- 探訪中國首個“零碳港口”濰坊港
- 【路見西藏 中央媒體“兩路”行】四川小伙來西藏14年!“我們已經像親人朋友一樣”
- 長江流域青銅文明如何互動交流?考古學界專家學者聚焦研討
- 今年以來佛山陶瓷產品出口總量超千萬噸
- 深山小村奔富路:一群人一條心辦一件事
- 景德鎮“器成天下走” 全球客商瓷博會“找茬”
- 香港民安隊辦山嶺活動安全推廣日 提醒市民注意山嶺活動安全
- 促養老服務業發展 福建寧德赴廣西考察“取經”
- 萬名跑友齊聚重慶兩江新區暢跑搖滾半程馬拉松
- 徐嘉余摘得游泳世界杯50米仰泳銅牌
- “城市自然守護者”在滬熱議如何守住“城市里的自然”
- 多位專家學者齊聚廣東探討地方豬資源保護
- 點“沙”成“金” 新疆持續挖掘沙漠旅游發展潛力
- “何以中國·五星出東方”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啟動
- 陜西迎“斷崖式”降溫 發布霜凍藍色預警
- 第十三屆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啟幕
- 第34屆大連馬拉松賽鳴槍起跑 中國選手包攬男女組全程冠軍
- 2024金融街論壇年會:外國高管“雙十一”愛買啥?
- 一加 13 官宣 10 月 31 日正式發布,新十年旗艦力作即將登場
- 明朝萬達受邀參編《金融業數據安全發展與實踐報告》,助力金融業數據安全發展
- 2024年《財富》中國500強峰會圓滿落幕
- 麥積山石窟:絕壁上的美麗佛國
- 第六期“睦友樂相知”文化交流項目啟動 三千多名巴西印尼教師參與
- 依山壘石遺存千年 南漳古寨“圈粉”今人
- “讀西游”成為文化現象 六小齡童談傳統文化傳承
- “班列+冷鏈” 江西南昌國際陸港不斷拓寬冷鏈進口新通道
- 紀念曇石山遺址發現70周年 史前彩陶聯展福州啟幕
- 業界精英“把脈”盤活存量資產 助東北央企擴大有效投資
- 航拍江西廬山雨后云海翻涌 風景壯美如畫
- 樹葉黃野果香 蘭州榆中秋色映山梁
- 探館江西樟樹“藥交會”:“沉浸式”體驗中醫藥文化盛宴
- 稅惠落袋助力廣東智造企業搶抓海外訂單
- 拉薩獲批建設中國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
- “盤王節·耍歌堂”瑤族文化藝術活動11月將在連南舉辦
- “中國梔子名市”福建福鼎:梔子豐、產業興、百姓富
- 中國第19屆國際攝影藝術展覽將于珠海啟幕
- 海外華文媒體夜游臺兒莊古城 探尋大運河文化悠悠古韻
- “閃耀長征路奮進新征程——地球上的紅飄帶”網上重大主題宣傳活動在貴州啟動
- 中國師傅傾囊相授 印尼司機開始駕駛雅萬高鐵列車
- 云集眾多藝術大師經典 近400件美術作品帶來“國之頌”
- 青海藏鄉基層工作枝葉關情:助耄耋老者圓夢、救先心病孩童
- 郎酒莊園發布傳奇年代1984限量版紀念酒,全球僅84瓶
- 農發行福建省分行營業部召開中心組理論學習(擴大)會暨2024年三季度黨建工作、業務經營分析會
- 近多出行品牌升級,開啟全球化移動出行新篇章
- 美的第二屆遠見者大會:探索AI與能源轉型的未來
- 萬一車輛在暴雨中淹沒了該如何操作
- 萬州建設重慶市重要城市副中心 帶動渝東北一體化發展
- 騰訊朱殿君:探索數字科技前沿應用 助力主流輿論創新傳播
- 海南加大農村產業發展用地用海要素供給
- 通訊丨產業園區建設提升中巴經濟合作水平
- 國足表現被日媒點贊:憑借世預賽首場勝利迎來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