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劇,太懂年輕觀眾了
最近,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漆橋街道里溪村村頭的空地上,臨時搭建起了一個“流動大舞臺”,來自無錫市錫劇院的演員在這里連續上演3天6場演出,包括《珍珠塔》《孟麗君》《梅花謠》等經典錫劇,每場都吸引了上千名觀眾。
受到喜愛的不只是傳統劇目。去年12月,在上海舉行的“2024年中國小劇場戲曲展演”上,無錫市錫劇院創排的小劇場錫劇《聊齋·紫尾》贏得了滿堂彩,現場有超過八成的觀眾是年輕人。
這是錫劇嗎?90后觀眾楊欣晨忘不了自己觀看《聊齋·紫尾》時的震撼:如同從動漫劇中走出來的人物造型、隨光影變幻的舞美設計、融入和弦配器的主題音樂、靈動多樣的舞臺表演,一下子抓住了她的心。特別是第三幕尾聲時,主角走到觀眾中間,臉上的淚和汗清晰可見,她感覺自己也走進了故事里:“這樣的劇,從審美到故事,都太懂年輕觀眾了。”
這當然是錫劇。楊欣晨的父親楊林是一名資深錫劇迷,經常重溫《珍珠塔》《雙推磨》等經典劇目。他一下就識別出《聊齋·紫尾》中獨具韻味的錫劇唱腔,還有唱念做打的功力。
例如,其中一場戲用到了“吊毛”技巧。在這個只有短短幾秒的段落里,演員需要手不撐地,身體向前,頭向下,然后騰空一翻,以背著地,體現突然摔倒的情節。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楊林知道,這非常考驗演員的基本功。
導演張磊坦言,創排這出“新聊齋故事”,就是想打破觀眾對錫劇的固有認知。傳統戲劇,大多圍繞才子佳人、花前月下的“審美”與“圓滿”題材,創作團隊想跳出傳統模式,走出觀眾“習慣區”。“聊齋”題材特有的假定性和虛擬感,在美學理念與藝術手法上與戲劇相契合,能給劇本創排更大的發揮空間,讓舞臺表演更具張力。
看這部戲,不少觀眾和楊欣晨一樣被獨特的服化道吸引。張磊介紹,主人公喬生在不同階段出場時的服裝顏色都有不同,反映心境性格的變化;演員除了紫色假發,還戴上紫色美瞳、紫色美甲;舞臺上那條16米長的紫尾,從顏色到毛料、光澤,先后對比了8個版本,最終從一款游戲中汲取靈感,設計為中間寬、頂端尖的形狀,并在10米處將其吊在一根隱形桿上豎起來,好讓它更有生命力。
打破“習慣區”的,還有演員。扮演喬生的85后演員惠海峰說,從2002年進入無錫市錫劇院以來,這是他演過的最具挑戰性的劇目。除了一如既往打磨本行當傳統的“四功五法”之外,他還要在90分鐘內切換4種不同形象,走進觀眾中近距離表演,并在戲曲程式化動作中融入對狐貍肢體語言的模仿。
在無錫、北京、上海等地演出,惠海峰明顯感覺到觀眾們沉浸在劇情中。特別是當他沖下舞臺、面對觀眾大聲發問“大千世界、蕓蕓眾生,誰人心頭沒有一條紫尾”時,他清楚地看到,觀眾們在發出短暫的驚訝聲后,有人輕輕點頭,有人沉吟思考。那一刻,演員與觀眾間的“墻”被打破了,整個劇場都變成舞臺,他的表演打動了觀眾,觀眾的反饋也給予他力量。
“演員少而精,角色性格分明,劇情緊湊、表現力強——小劇場拉近的不僅是物理距離,更是心理距離。它放大了表演細節,增強了參與感、互動感、沉浸感。”無錫市錫劇院院長蔡瑜說,錫劇要傳承發展,要嘗試新方式、創作新劇目,也需要有新觀眾。創作者要主動走到觀眾中去,讓這門藝術被更多人看見。
錫劇作為地方性劇種,想要“破圈”難度不小。近年來,無錫市錫劇院以劇目和表演強化自身、吸引觀眾,也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積極拓展觀眾群體。“在中小學,我們開設興趣班,先教孩子們錫劇的指法、身段等基本功,再進階唱腔、念白,通過折子戲、片段等形式授課,讓他們了解熟悉錫劇、掌握表演技能;在高校,我們每年送戲20余場,并加入導賞環節,講述錫劇歷史、流派特色、劇情鋪陳、演員表演,展示舞臺背后的故事。”蔡瑜說。
為了吸引游客和市民,無錫還在大成巷建成錫劇博物館,讓錫劇走進生活。這里既有擷取經典片段的傳統劇目,也有貼近現實的新創作品。2024年,錫劇博物館承辦錫劇演出100多場,首次進行線上直播;全年線下參觀人數12.8萬人次,其中青少年約占一半。
老戲迷認可,新戲迷喜愛,古老的錫劇正擁抱更多觀眾。
圖片
精彩推送
- 這樣的劇,太懂年輕觀眾了
- 航班延誤,怎么維護權益
- “看了微短劇,我媽認定身邊就有惡媳婦”
- 數說節氣諺語:雨潤大地 春雨貴似油為何多下農民愁呢?
- 九江公安開啟“空地一體”護學新模式
- 貴陽機場新增兩條國際全貨機貨運航線
- 國外影評人:《哪吒2》對武打場面渲染如《功夫熊貓》一樣優美
- 廣西新一批醫療隊赴老撾“送光明”
- Ulike發布超級脫毛技術 或將實現永久脫毛
- 與AI共作畫、同譜曲 北京小學生創意作業點亮開學季
- 多地優化住房公積金政策喚醒“萬億資產”
- 2024年末新疆社會融資規模存量超5萬億元
- 南航計劃開通烏魯木齊-廣州-吉隆坡航線
- 鄱陽湖冬候鳥準備啟程北遷
- 浙江紹興古城發現29座古墓葬
- 生活高效就醫“絲滑” 浙江縣域醫療圈粉“老外”
- “鄭州—馬德里”跨境電商全貨機航線開通
- 云南咖啡百年醇香 多元“咖味”助“咖位”提升
- 江西南昌現平流霧天氣 高層建筑直插云霄
- 買XC90的十大忠告:安全性能無可挑剔,沃爾沃XC90更安心
- 恒小花:探索人工智能科技的新邊界
- 中國銀聯參與2025年“跟著電影游中國”啟動儀式 以支付之力助力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 白銀投資新浪潮:金榮中國如何以專業與安全賦能財富未來?
- 豐巢聯手菜鳥,深化合作完善智能寄件服務生態
- 招金集團:為中潤資源“點石成金”的國企力量
- 恒小花:人工智能創新科技未來的無限可能
- 護航返崗路 溫暖千萬家
- 廣西聚焦“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 全面啟動大區招商
- 廣西賀州早春農忙 “稻菜輪作”助增收
- “90后”關中繡郎返鄉創業:定格針腳中的鄉土情
- 真·踏出一條自己的路!吒兒這把三昧真火“火”出了國門
- 貴州人的硬核搬家 網友:第一次見把房子打包帶走的
- 湖北宜昌:云霧繚繞三峽美
- 香港推動文化藝術發展——藝文薈萃 好戲連臺
- 每天睡夠8小時,白天為何還犯困?
- 全力做好春耕農資供應
- 在河南三門峽,賞三千年前“玉鵝”
- 身體出現這些異常,可能是脾胃發出的求救“信號”
- 青海都蘭:10個特色產品獲香港優質“正”印認證
- 廣西賀州千年古鎮花燈俏 流光溢彩引游人
- 浙江舉行“錢王祭” 海內外錢氏后人不忘來處
- 2025“天下娘奶回娘家”活動在福州舉行
- 護航春耕生產 2800余種農機產品亮相第五屆中部(江西)農機展
- 開行專列、發放補貼……西部地區多措并舉支持跨省務工
- 上門喂貓遛狗 年輕人假期掘金“它經濟”
- 春色滿園關不住 重慶園博園櫻花綻放游人如織
- 河南西峽舉行張仲景誕辰紀念活動
- 記者追蹤湖南團洲垸決堤遷建工程:7680名村民安置如何
- 遇見你丨這趟“流動巴扎” 讓南疆農產品越走越遠
- 福建最大古梅種植基地:遠山如黛 紅梅似火
- 春色滿園關不住 重慶園博園櫻花綻放游人如織
- 壁畫師長沙手繪《哪吒2》系列人物
- 賞梅游江聽雅言 武漢兩江游覽首屆水上梅花節開啟
- 半歲“港產”大熊貓龍鳳胎亮相
- 馬來西亞小伙新疆冰雪游初體驗:這里是古老與現代的交匯處
- 梅蘭芳改名的蘇州老戲院煥新 引戲迷懷舊品新
- 云南昆明:民眾公園樂享周末時光
- 福建廈門春暖花開 12萬株郁金香迎客來
- 記者變廚子?尋味“新晉網紅”博山酥鍋的秘密!
- 平陸運河企石樞紐上閘首輸水廊道“鵝頸段”施工全部完成
- 西藏拉薩手工藝人制作酥油花 迎藏歷新年
- 香港“老鐵”朱定文:助青少年圓夢冰雪運動
- 元宵節后鐵路春運客流再次攀升
- 廣西梧州油菜花盛開 吸引游客打卡賞春
- 拉薩:藏歷新年年貨市場紅火
- 小恒數科:人工智能時代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 廣州南沙國際郵輪母港旅客突破5萬人次
- 寧夏2025“春風行動”聚焦重點群體穩就業促增收
- “甘小俠”西北五省區青少年演武大會開幕
- 四川犍為早季油菜花陸續盛開吸引游客
- 今年首趟“樂游長三角”銀發列車啟程
- 《哪吒2》強勢出海,中國帶給世界新的選擇
- 好評中國|以冰雪之名,繪就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 河南安陽“廟”趣十足 數萬人“鯨背觀瀾”
- 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怎么辦?中醫專家來支招
- 老年人應該如何“春捂”?中醫專家:可采取“三層洋蔥穿衣法”
- 蕭旭岑:《哪吒2》看哭臺灣同學 大陸動畫電影不輸好萊塢
- 內蒙古大興安嶺:日出照霧凇
- 黃河寧夏段近40年迎來第5次不封河年
- 春節后機酒價格“跳水”,“銀發族”錯峰出游升溫
- 哈爾濱新區“黑科技”為亞冬會注入強勁“新”動能
- 從福建龍到八閩鳥“龍鳳呈祥” 政和動物群科研有望厚積薄發
- “大黃鴨之父”新作《粉色江豚》長沙揭幕
- 《哪吒2》進入全球動畫電影票房榜TOP2
- 女子冰球:中國隊摘銅
- 寧夏有序推進2025年春耕備耕工作
- 重慶巫山“擺渡人”的26載堅守與溫情護航
- 山東塑造“舌尖上的金名片” 特色農業釋放共富效應
- 中國香港代表團:“無雪之城”創造多項歷史最好成績
- 浙江遂昌:“快遞進村”輸送鄉村振興“新動能”
- 浙江臨海新生代企業家“回鄉記”:與城市發展雙向奔赴
- 因“茶”結緣 以愛為橋:臺胞李尚儒的在閩創業路與兩岸融合情
- 廣東揭陽:“超級鏈主”廣東石化開局產銷兩旺
- 當AI邂逅亞冬會,歌聲點燃冰雪激情
- 從6000元到6300萬元:“數”說西藏滴新社區的“甜蜜”蛻變
- 遼寧加大存量商品房收購力度 提升住房保障能力
- 國家“三有”保護動物灰頭鴉雀現身安徽祁門
- 文化觀察:“哪吒”爆火 中國IP如何實現持久“續航”?
- 寧夏累計激活醫保碼574.3萬人
- 聚焦法律行業探討社會現實 小說《金手銬》推出